第八章 细胞通信

 

第四节 可控性蛋白降解与信号转导

在动物的发育过程中涉及极其复杂的信号转导过程,除了前面几节提到的信号途径以外,还有可控性蛋白水解相关的信号途径,如WntHedgehogNotchNF-κB等信号途径,这些信号途径往往影响相邻细胞的分化,称为侧向信号发放(lateral signaling)。

一、Wnt信号途径

Wnt是一类分泌型糖蛋白,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发挥作用。在小鼠中,肿瘤病毒整合在Wnt之后而导致乳腺癌,命名为Int1,它与果蝇的无翅基因(Winglesswg)有高度同源性。Wnt信号途径能引起胞内β-连锁蛋白(β-catenin)积累。β-catenin(在果蝇中叫做犰狳蛋白Armadillo)是一种多功能的蛋白质,在细胞连接处它与钙粘素相互作用,参与形成粘合带,而游离的β-catenin可进入细胞核,调节基因表达。Wnt信号在动物发育中起重要作用,其异常表达或激活能引起肿瘤。

Wnt的受体是卷曲蛋白(frizzledFrz),7次跨膜蛋白,结构类似于G蛋白偶联型受体,Frz胞外N端具有富含半胱氨酸的结构域(cysteine rich domainCRD),能与Wnt结合。Frz作用于胞质内的蓬乱蛋白(DishevelledDshDvl),Dsh切断β-catenin的降解途径,从而使β-catenin在细胞质中积累,并进入细胞核,与T细胞因子T cell factor / lymphoid enhancer factorTCF/LEF相互作用,调节靶基因的表达,TCF/ LEF是一类具有双向调节功能的转录因子,它与Groucho结合抑制基因转录,而与结合β-catenin则促进基因转录Wnt还需要另外一个受体(co-receptor),即LRP5/6,属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(LDL-receptor-related proteinLRP),但至今还不清楚它如何与Frz一起活化Dsh

8-34 Wnt信号途径 引自Johan H. van ES 2003

Wnt信号途径可概括为(图8-34):Wnt→Frz→Dsh→β-catenin的降解复合体解散→β-catenin积累,进入细胞核→TCF/LEF→基因转录(如c-myccyclinD1)。

β-catenin的降解复合体:主要由APCAxinGSK-3βCK1等构成。

GSK-3β:是一种蛋白激酶,在没有Wnt信号时,GSK-3β能将磷酸基团加到β-catenin氨基端的丝氨酸/苏氨酸残基上,磷酸化的β-catenin再结合到β-TRCP蛋白上[7],受泛素[8]的共价修饰,被蛋白酶体(proteasome)降解。β-catenin中被GSK3磷酸化的氨基酸序列称为破坏盒(destruction box),此序列发生变异可能引起某些癌症。

CK1:酪蛋白激酶(casein kinase 1),能将β-cateninSer45磷酸化,随后GSK-3ββ-cateninThr41Ser37Ser33磷酸化(图8-35)。

8-35 β-catenin的磷酸化 引自Johan H. van ES 2003

APC:是一种抑癌基因,其突变引起良性肿瘤——结肠腺瘤样息肉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)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可能发生恶变。APC蛋白的作用是增强降解复合体与β-catenin的亲和力。

Axin:是一种支架蛋白,具有多个与其它蛋白作用的位点,能将APCGSK-3ββ-cateninCK1结合在一起。此外它还能与DishevelledPP2Aprotein phosphatase 2A)等成分结合,其中DshAxin结合能使降解复合体解体。PP2A可能引起Axin去磷酸化,而使降解复合体解体,因此属于Wnt途径的正调控因子,但PP2A至少由催化亚基和调节亚基两部分构成,其调节亚基仍算作是抑癌基因。

Wnt信号途径的其它成分:

GBPGSK-3β结合蛋白(Frat基因的产物),对Wnt信号途径起正调控作用,GBP/Frat抑制GSK3-β的活性。

Dickkopf1DKK1):是一种分泌蛋白,其与Wnt受体LRP5/6及另一类穿膜蛋白Kremen1/2结合,形成三聚体,诱导快速的细胞内吞,减少细胞膜上的LRP5/6,由此阻断了Wnt信号向胞内的传递。

sFRP:分泌型Frz相关蛋白(secreted frizzled-related proteins),含有一个CRD结构域,但缺少七次跨膜域,它可能与Frz竞争结合Wnt蛋白。其他的抑制蛋白还有SizzledWIF-1Cerberus,它们也直接与Wnt蛋白结合,从而拮抗Wnt信号。

二、Notch信号途径

Notch基因最早发现于果蝇,部分功能缺失导致翅缘缺刻(notches8-36)。在胚胎发育中,当上皮组织的前体细胞中分化出神经元细胞后,其细胞表面Notch配体Delta与相邻细胞膜上的Notch结合,启动信号途径,防止其它细胞发生同样的分化,这种现象叫作侧向抑制(lateral inhibition)。Notch突变的半合子[9]或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,其胚胎中神经组织取代了上皮组织从而使神经组织异常丰富。

8-36 Notch缺陷引起果蝇翅缘缺刻

Notch信号途径由NotchNotch配体(DSL蛋白)和CSL(一类DNA结合蛋白)等组成。Notch及其配体均为单次跨膜蛋白,当配体(如Delta)和相邻细胞的Notch结合后,Notch被蛋白酶体切割,释放出具有核定位信号的胞质区ICNintracellular domain of Notch),进入细胞核与CLS结合,调节基因表达。可概括为(8-37):Delta→Notch→酶切→ICN→进入细胞核→CLS-ICN复合体基因转录。

Notch:为分子量约300KD的蛋白质,果蝇只有1Notch基因,人类4个(Notch1-4)。Notch的胞外区是结合配体的区域,具有不同数量的EGF样重复序列(EGF-R)和3LNRLin/Notch repeats)。胞内区由RAMRBP-J kappa associated molecular)结构域、6个锚蛋白(cdc10/ankyrinANK)重复序列、2个核定位信号[10]NLS)和PEST结构域。RAM结构域是与CSL结合的区域,PEST结构域与Notch的降解有关。Notch蛋白要经过三次切割,第一次在高尔基体内被furin切割为2个片断,转运到细胞膜形成异二聚体。当配体结合到胞外区,Notch蛋白又发生两次断裂,先是被肿瘤坏死因子-α-转化酶(TNF-α-converting enzymeTACE)切割,然后被γ-促分泌酶(γ-secretase)切割,后者需要早老蛋白(presenilinPS)参与。酶切以后释放Notch胞内区ICN,进入细胞核发挥生物学作用。

Notch配体:在果蝇中Notch个配体为DeltaSerrate,线虫为Lag-2,取首写字母,Notch的配体又被称为DSL蛋白(在哺乳动物中叫做Jagged),都是单次跨膜糖蛋白,其胞外区含有数量不等的EGF样重复区,N端有一个结合Notch体必需的DSL基序。

CSL:为转录因子,在哺乳动物中叫做CBF1,在果蝇中叫做Suppressor of Hairless,在线虫中叫做Lag-1,故名。CSL能识别并结合特定的DNA序列(GTGGGAA),这个序列位于Notch诱导基因的启动子上。ICN不存在时,CSL为转录抑制因子。当结合ICN时,CSL能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。Notch信号的靶基因多为碱性螺旋--螺旋类转录因子(basic helix-loop-helixbHLH),它们又调节其它与细胞分化直接相关的基因的转录。如哺乳动物中的HEShairy/ enhancer of split)、果蝇中的Espl enhancer of split)及非洲爪蟾中的XHey-1等。

8-37 Notch信号途径

三、Hedgehog信号途径

Hedgehog是一种共价结合胆固醇的分泌性蛋白,在动物发育中起重要作用。果蝇的该基因突变导致幼虫体表出现许多刺突,形似刺猬,故名Hedgehog。脊椎动物中至少有3个基因编码Hedgehog蛋白,即:Shh(Sonic hedgehog)、Ihh(Indian hedgehog)和Dhh(desert hedgehog),其中Shh是根据电子游戏中的角色命名的,后两者是用刺猬的两个种命名的。

两个跨膜蛋白PatchedPtc)和SmoothenedSmo)介导Hedgehog信号向胞内传递。Ptc12次跨膜蛋白,能与Hedgehog结合;Smo7次跨膜蛋白,与G蛋白偶联型受体同源。在无Hedgehog的情况下,Ptc抑制Smo。当HedgehogPtc结合时,则解除了PtcSmo的抑制作用,引发下游事件(图8-38)。

Hedgehog信号途径的转录因子是CiCubitus interruptus,在脊椎动物中为Gli),具有锌指结构,分子量155KD。在胞质中Ci与其它蛋白形成复合体,这些蛋白包括:FuFused,一种丝氨酸/苏氨酸激酶)、CosCostal,一种能将复合体锚定在微管上的蛋白)和Susuppressor of Fused,适配蛋白)。在没有Hedgehog信号时,Ci被水解为75KD的片段,进入细胞核,抑制Hedgehog信号响应基因。当HedgehogPtc结合时,Ci的降解被抑制,从复合体中释放出来,全长的Ci进入细胞核中,启动相关基因表达,这些基因包括WntPtcPtc的表达,又会抑制Smo,从而抑制Hedgehog信号,是一种反馈调节。

8-38 Hedgehog信号途径 引自Kent NybakkenNorbert Perrimon 2002

四、NF-κB信号途径

NF-κB是属于Rel家族的转录因子,参与调节与机体免疫、炎症反应、细胞分化有关的基因转录。哺乳动物细胞中有五种NF-κB/RelRelA(P65)RelBC-RelNF-κB1(P50)NF-κB2(P52),都具有Rel同源区(Rel homology domainRHD),能形成同或异二聚体,启动不同的基因转录。静息状态下,NF-κB二聚体与抑制蛋白IκB结合成三聚体而被隐蔽于细胞质,胞外刺激可激活IκB的泛素化降解途径,而使NF–κB二聚体进入胞核,调节基因转录。

IκB家族成员有IκBαIκBβIκBγIκBδIκBεBcl-3等,都具有与Rel蛋白相互作用的锚蛋白重复序列和与降解有关的CPEST序列。

IKK(IκB kinases)NF-κB信号传导通路的关键性激酶。胞外信号如: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)、白介素1(interleukin-1IL-1)等可以激活IKK,使IκB磷酸化,随后被泛素化途径降解。



[7]泛素连接酶E3的组成成分。

[8] 76个氨基酸组成,高度保守。共价结合泛素的蛋白质能被蛋白酶体识别和降解,这是细胞内短寿命蛋白和一些异常蛋白降解的普遍途径。

[9]半合子(hemizygote),虽然是二倍体,但一个或多个基因是单价的,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等位基因

[10] 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,一段信号序列,可引导蛋白质进入细胞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