绍兴文理学院2005 学年第二学期
生物科学 专业 03 级《细胞生物学》期末试卷 (A)
题 号(型) |
一 |
二 |
三 |
四 |
五 |
六 |
七 |
八 |
核分人 |
|
得 分 |
|
|
|
|
|
|
|
|
总分 |
|
|
|
|
|
|
|
|
|
|
||
评卷人 |
|
|
|
|
|
|
|
|
(考试形式:一页开卷)
一、选择题(每小题2分,共50分,正确答案1至多个,多选和少选均不得分,答案请写到答题卡上)
1. 年德国人M.
Knoll和E. A. F. Ruska发明了电子显微镜。
A.
1941
B.
1838
C. 1951
D. 1932
2.以下与提高显微镜分辨能力无关的是 。
A.
使用波长较短的光源
B.
使用折射率高的介质
C. 使用放大倍率较高的目镜
D. 扩大物镜直径
3.疯牛病的病原体属于 。
A.
单链DNA病毒
B.
双链DNA病毒
C.
单链RNA病毒
D.
双链RNA病毒
E.
蛋白质
F.
蛋白质与核酸的复合物
4.血影蛋白网络与红细胞膜之间的锚定点有 。
A.
通过带4.1(band 4.1)蛋白与血型糖蛋白(glycophorin)连结
B.
通过带4.1蛋白与带3(band
3)蛋白相连
C.
通过锚蛋白(ankyrin)与血型糖蛋白连结
D.
通过锚蛋白与带3蛋白相连
5.用磷脂酶处理完整的人类红细胞, 最容易被降解。
A.
磷脂酰乙醇胺,PE
B.
磷脂酰胆碱,PC
C.
磷脂酰丝氨酸,PS
6.钠钾泵 。
A.
属于P型离子泵
B.
属于V型离子泵
C. 属于F型离子泵
D. 每消耗一个ATP,转出2个钠离子,转进3个钾离子
E.
参与形成膜静息电位
F.
参与维持细胞离子平衡
7.笼形蛋白(clathrin)衣被参与的运输途径有 。
A.
质膜→内体
B.
高尔基体→内质网
C.
内质网→高尔基体
D.
高尔基体→内体
E.
高尔基体→溶酶体,植物液泡
8.肽链边合成边向内质网腔转移的方式,称为 。
A.
post-translation
B.
co-translation
C.
post-transcription
D.
co-transcription
9.以下哪一种复合物不向线粒体膜间隙转移质子 。
A.
复合物Ⅰ
B.
复合物Ⅱ
C.
复合物Ⅲ
D.
复合物Ⅳ
10.类囊体膜上电子传递的方向为 。
A.
PSI → PSII → NADP+
B.
PSI → NADP+ → PSII
C.
PSI → PSII → H2O
D.
PSII → PSI → NADP+
11.三聚体GTP结合调节蛋白(trimeric
GTP-binding regulatory protein)简称G蛋白,位于质膜胞质侧,由α、β、γ三个亚基组成,其中
通过共价结合的脂肪酸链与膜结合。
A.
α
B.
β
C.
γ
12.以下由G蛋白偶联型受体介导的感觉是 。
A.
视觉
B.
味觉
C. 听觉
D.
嗅觉
13.在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中,质膜上的磷脂酶C(PLC-β)水解4,5-二磷酸磷脂酰肌醇(PIP2),产生的第二信使是 。
A.
IP3
B.
PIP3
C.
IP2
D.
DG
E.
Ca2+
14.受体酪氨酸激酶RPTK 。
A.
为单次跨膜蛋白
B.
接受配体后发生二聚化
C. 能自磷酸化胞内段
D. 可激活Ras
15.肌动蛋白结合的核苷酸可以是 。
A.
ATP
B.
ADP
C.
GTP
D.
GDP
16.胶原蛋白由重复的Gly-X-Y序列构成,其中Y常为羟脯氨酸或羟赖氨酸残基,X常为 。
A.
精氨酸
B.
赖氨酸
C.
脯氨酸
D.
缬氨酸
17.桥粒(desmosome)存在于承受强拉力的组织中,如皮肤、口腔、食管等处的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之间和心肌中,桥粒处连接的胞内骨架成分为 。
A.
微丝
B.
微管
C.
中间纤维
18.核定位信号(nuclea rlocalization signal,NLS)
。
A.
可引导蛋白质输出细胞核
B.
可引导蛋白质输入细胞核
C.
对其连接的蛋白质无特殊要求
D.
完成转运后被切除
19.染色体必须的组成部分包括 。
A.
单一序列
B.
中度重复序列
C.
高度重复序列
D.
自主复制序列
E.
着丝粒序列
F.
端粒序列
20.以下细胞或细胞器中具有70S型核糖体的是 。
A.
线粒体
B.
叶绿体
C.
细菌
D.
酵母
21.后期A (anaphase A)指 。
A.
胞质分裂的过程
B.
姊妹染色单体分离的过程
C.
两极分离的过程
22.当DNA损伤时, 蛋白作为转录因子,能引起P21的表达,而P21抑制G1-S期CDK的活性,使细胞周期阻断。
A.
CDC28
B.
P53
C.
Rb
D.
E
23.以下哪些蛋白的基因可能为原癌基因(oncogene) 。
A.
生长因子
B.
生长因子受体
C.
酪氨酸激酶
D.
细胞周期蛋白
E.
细胞粘附分子
24.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称为 。
A.
Cell differentiation
B.
Cell proliferation
C. Ontogeny
D. Embryogenesis
E.
Phylogeny
25.以下属于细胞凋亡(cell apoptosis)的特征是 。
A.
细胞以出芽方式形成凋亡小体
B.
DNA有控降解,凝胶电泳图谱呈梯状
C. 细胞器溶解
D. 引起炎症
二、简答题(共25分,每小题5分)
1.主动运输的能量来源有哪些途径?
2.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?
3.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运输途径主要有那些?
4.简述核小体结构模型
5.让M期的细胞与间期的细胞融合,诱导间期细胞产生PCC,请描述各时期PCC的形态及形成原因。
三、论述题(25分)
1.
论述细胞骨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(15分)。
2.
根据线粒体的结构和行为特点分析线粒体的起源(10分)。